
(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概念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定义的概念,然后分别列出四种状况,需要考试报名职员严格依据概念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概念的答案。例题: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推行领导、履行职能、处置公务的具备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其中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手段、批准授与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职员。建议适用于对要紧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置方法。批复适用于回话下级机关请示事情。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回话问题、请求批准和回话审批事情。依据上述概念,下列选项中应添加“批复”的是:A.《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____》B.《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黑龙江双鸭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____》C.《国务院关于赞同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____》D.《国务院关于在国内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____》(答案:C。依据题干,“批复”的概念要素是:回话下级机关请示事情。C选项中,赞同设立陕西西咸新区,是回话下级机关请示,符合概念。因此,正确答案为C。)类比推理。给出一组有关的词,需要通过察看剖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一样的词。例题: 螺丝:螺帽A.水杯:暖瓶B.线:纽扣C.插座:插头 D.筷:碗(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需要配套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需要考试报名职员依据这段陈述,运用肯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例题:在一次考古挖掘中,考古职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陶片。对此,专家讲解说,因为雨水冲刷等缘由,这类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假如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看法?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漏水、毁塌征兆C.并不是只有先秦时期才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欢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漏水、毁塌征兆”从根本上排除去“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看法。)(六)资料剖析资料剖析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剖析加工能力。例题:依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不要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0%。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依据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1年增加上千元B.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消费支出多2万元以上C.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初次超越了2.4万元D.2021年,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率更高(答案: A。依据资料可以算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8940元,故2022年同比增加1193元,A正确;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消费支出多18892元,B错误;资料没提供2021年之前的人均消费支出状况,C错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比率约为84%,城镇居民约为64%,农村居民的比率更高,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3、申论大纲申论试题由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定资料和作答需要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试题分为省市卷、县乡卷和行政执法卷三类。申论(省市卷)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剖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全方位把握给定资料的有关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意思,准确提炼事实所包括的看法,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剖析能力——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看法或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多角度地考虑资料内容,作出适当的判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准确理解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熟练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法,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看法。申论(县乡卷)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实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可以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看法、事实作出适合的讲解。贯彻实行能力——可以准确理解工作目的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客观实质状况,准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的手段或方法。文字表达能力——熟练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看法进行准确适当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申论(行政执法卷)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的阅读理解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准确理解总结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对所涉及的看法和事实进行适合的讲解,并作出适当的判断。依法办事能力——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综合运用适合好办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达成目的。公共服务能力——可以全方位准确知道公众需要和愿望,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文字表达能力——熟练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看法进行准确适当的说明、陈述或阐释。4、作答需要(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报名职员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含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考试报名职员需要用2B铅笔在指定地方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卷卡上作答。在考试试题本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二)申论考试报名职员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含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考试报名职员需要用2B铅笔在指定地方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卡指定地方上作答。在非指定地方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第二部分 公安专业科目为便于考试报名职员充分知道2025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拟定本大纲。1、考试方法2025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使用闭卷考试方法,全部为客观性考试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2、作答需要考试报名职员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含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考试报名职员需要用2B铅笔在指定地方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卷卡上作答。在考试试题本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3、考试内容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考试报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应当拥有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含职业素养、入门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一)职业素养。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的政治素质、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认知水平。1. 政治素质(1)政治立场与忠诚度(2)政治敏锐性与辨别力2. 职业道德和纪律需要(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3)人民警察职业纪律(二)入门知识。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学会有关法律和公安入门知识,及运用有关常识剖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 法律入门知识及执法依据(1)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法学基础理论(3)宪法入门知识(4)民法入门知识(5)人民警察法入门知识(6)行政执法入门知识(7)刑事执法入门知识2. 公安入门知识(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职能、职权与组织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公安历史沿革(3)公安队伍建设(4)公安执法监督(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考试报名职员在有关执法勤务活动中,正确察看、判断、剖析案(事)件,严格守法、规范执法,有效交流协调,妥善应付处置的能力。1. 群众工作能力(1)宣传教育(2)交流协调(3)组织动员(4)服务群众2. 行政管理能力(1)调查研究(2)纠纷解决(3)风险辨别(4)风险防范3. 信息工作能力(1)信息采集(2)信息剖析(3)信息应用4. 实务工作能力(1)巡逻(2)接警与处警(3)安全检查(4)安全保护5. 应对处置能力(1)局势研判(2)信息上报(3)合理处置(4)善后恢复附录:主要法律、法规、规章1.《中国宪法》2.《中国人民警察法》3.《中国刑法》4.《中国刑事诉讼法》5.《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6.《中国突发事件应付法》7.《中国国家安全法》8.《中国反恐怖主义法》9.《中国互联网安全法》10.《中国国家情报法》11.《中国民法典》12.《中国行政许可法》13.《中国行政强制法》14.《中国行政复议法》15.《中国行政诉讼法》16.《中国国家赔偿法》17.《人民警察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8.《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2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23.《公安机关督察条例》2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流程》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和用枪支规范》26.《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4、题型介绍专业科目笔考试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类型型。(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能分)规范机构设置是目前国内公安机关合法化建设的要紧内容之一。依据《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的规定,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的是:A.警官职务序列 B.警员职务序列C.警务技术职务序列 D.辅警职务序列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能分)下图为某市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绘制的小区住户信息登记表的部分内容:

有关该表所反映信息正确的说法有:A.该楼只有两类住户,即人户离别户、租户B.人户离别户是指在本楼居住但户口在其他派出所的住户C.每户标注不同颜色表明对不同人口的管理有不同D.民警期望加大对人户离别户、租户的管理正确答案:B、C、D(三)情境题(依据给出的情境材料做出剖析,根据提问选择正确答案)2015年8月5日上午9时许,赵某携带一个提包,筹备验票上火车,被值班民警例行检查,发现其提包中有六部手机。因昨天该区域发生一块手机专卖店失窃案件一直未侦破,并且值班民警看到了案情通报,故此民警觉得赵某可疑,遂向所长请示并经批准,于当日上午9时30分,将赵某带至了派出所值班室继续盘查,第2天(即8月6日)上午9时,派出所排除赵某偷窃嫌疑予以放行。(1)本案中,民警将赵某带回派出所值班室盘查的法律依据是:(单选)A.《人民警察法》 B.《刑法》C.《刑事诉讼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正确答案:A(2)民警对赵某继续进行盘查检查,符合的盘查条件是:A.被指控有犯罪行为B.有现场作案嫌疑C.有作案嫌疑且身份不明D.携带的物品大概是赃物正确答案:D(3)假如赵某在继续盘查期间不讲我们的真实名字,派出所在规定时间以内仍不可以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单选)A.八小时 B.十二时辰C.二十四小时 D.四十八小时正确答案:D(4)假如民警在继续盘查期间,赵某交代六部手机均为偷窃所得。经鉴别,六部手机价值两万余元,派出所对赵某正确的做法有:(多选)A.立案侦查 B.先行拘留C.决定逮捕 D.移送起诉正确答案:A、B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